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简介
甘肃中医药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19年5月。
学院下设综合办公室、教学科研办公室、学生工作办公室(团委)3个科室;大学英语教研室、语文教研室、医学英语教研室、艺术教研室、小语种教研室5个教学业务机构;甘肃省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、甘肃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等重要平台。
学院现有教职工141人,专任教师66人,兼职教师61人,管理岗位人员13人,专职辅导员1人,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人员48人,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85人;面向全校研究生、本科生开设外语、医古文等公共课程及留学生中文教育课程共计29门;有中医药文化语言和大学英语2个校级教学团队,中国语言文学和翻译理论与实践2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,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6门,外国语(英语)获批校级研究生一流课程;有1个省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,建成占地320㎡的语言文字测试站并已开展测试服务。
近几年,学院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6项。其中,国家社科基金3项,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,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项,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项,甘肃省教育厅英语教学改革项目8项。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,教学改革论文13篇,出版专著、译著、教材等9部;2024年12月,学院获批“中医文化学”硕士点,标志着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。
学院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。大学英语教研室以课堂活动、教学平台构建为抓手努力推进微课、网络教学课程及第二课堂建设;语文教研室经多年发展形成了以陇学研究、武威汉简、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中心的科研体系;医学英语教研室与中医、中药、临床等专业的教师开展交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,促进专业英语教学和科研的全面发展;艺术教研室深入推进“美育浸润行动”,全面培养师生发现美、感受美、表现美、鉴赏美、创造美的能力。
立足新发展阶段,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进一步解放思想、凝心聚力、团结创新、开拓进取,全面推进各项教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