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/
【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】人文与外国语学院:以文化人,以文载道
甘肃中医药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19年5月。
学院下设综合办公室、教学科研办公室、学生工作办公室(团委)3个科室;大学英语教研室、语文教研室、医学英语教研室、艺术教研室、小语种教研室5个教学业务机构以及甘肃省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、甘肃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等重要平台。
学院现有教职工141人,专任教师66人,兼职教师61人,管理岗位人员13人,专职辅导员1人,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人员48人,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85人;面向全校研究生、本科生开设外语、医古文等公共课程及留学生中文教育课程共计29门;有中医药文化语言和大学英语2个校级教学团队,中国语言文学和翻译理论与实践2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,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6门,外国语(英语)获批校级研究生一流课程;有1个省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,建成占地320㎡的语言文字培训测试站并已开展培训测试服务。
学院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。大学英语教研室以课堂活动和教学平台构建为抓手,努力推进微课、网络教学课程及第二课堂建设;语文教研室经多年发展,形成了以陇学研究、武威汉简、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中心的科研体系;医学英语教研室与中医、中药、临床等专业的教师开展交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,促进专业英语教学和科研的全面发展;艺术教研室深入推进“美育浸润行动”,全面培养师生发现美、感受美、表现美、鉴赏美、创造美的能力。
立足新发展阶段,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进一步解放思想、凝心聚力、团结创新、开拓进取,全面推进各项教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一、坚持党建引领,在融合发展上实现双提升
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落实学校“1136”战略目标,坚持“围绕中心抓党建,抓好党建促发展”工作理念,强化组织领导,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,常态化召开党政联席会议执行议事、决策、办事规则,制定符合学院特色的教学管理、学生管理、师资管理规章制度;坚持“三重一大”事项集体研究决策,结合学院工作实际,探索“以文化人,中医浸润”特色党建品牌创建,深化三全育人,五育并举,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,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,以新思想引领新行动助力新发展,扎实推进党建业务“双融合双促进”。
二、突出优势特色,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获得新突破
学院始终紧抓学科专业建设,不断完善课程体系,制定《人文与外国语学院专业建设经费使用办法(暂行)》;与定西市融媒体中心、甘肃省文联等单位建立实践教学合作关系,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场所;学院深入推进“美育浸润行动”,强化美育实践全过程推进,举办了2025新年文艺晚会、开展“美美与共”美术作品展等活动,全面提升师生美育素养。近几年,学院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6项。其中,国家社科基金3项,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,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5项,甘肃省教育厅英语教学改革项目8项;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,教学改革论文13篇,出版专著、译著、教材等9部;2024年12月,学院获批“中医文化学”硕士点,标志着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。
三、优化队伍建设,在激发干事创业上展现新活力
学院通过“内培外引”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。一方面,针对学院现有师资,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教学技能培训、学术研讨会,提升教师教学与科研水平;近三年来,共派出教师外出参加暑期研修、学术交流、业务培训177人次;邀请校外专家来校开展讲座16场。同时,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,组建教学团队,发挥团队协作优势,提升教学质量。另一方面,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,引进青年博士2名,充实师资力量;2024年底,根据学校校区融合及转岗分流安排,制定转岗实施细则,开展教学岗位大比武活动,转岗分流26人,进一步优化了师资力量。
四、坚持立德树人,在人才培养质量上取得新成效
学院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培养新时代“四有”中医人文好青年,“三全育人”成效显著。课程教学方面,全校毕业生四级过关率稳步提升,2019级毕业生四级累计过关率达到63%。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,在全省“典耀中华·书香陇原”主题演讲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、三等奖1项;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省赛中获一等奖20项;大学生词汇能力竞赛国赛三等奖3项、省赛特等奖8项、一等奖23项;甘肃省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中获二等奖5项,“国才杯”理解当代中国短视频大赛获省赛二等奖1项、国赛三等奖1项。专业人才培养方面,5名学生获国家励志奖学金,20余名学生获校级奖项,师生共申报各类创新创业项目5项,获各级成果奖励3项,各类发明专利3项。学生在多本报刊、杂志上发表原创作品若干,专业能力素养得到显著提升,沟通表达、团队协作、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方面得到充分锻炼。
五、强化责任担当,在服务社会效能上彰显新作为
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,学校先后投入近170万元,建成占地320m²的语言文字培训测试站,并于2023年6月通过甘肃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评估验收,正式获批成立甘肃中医药大学语言文字培训测试站。自投入使用以来,测试站持续开展校内、校外社会考生普通话水平测试相关服务,开展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,组织学院教师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工作人员、大学生推普志愿团志愿者以及学校驻村帮扶工作队人员等开展“经典润乡土”“推普进校园”等普通话推广特色活动,为助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发挥了积极作用,有力提升了学校服务社会能效。同时,学院正着力创建国家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,争取建成汉语水平考试(HSK)中心,以进一步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和水平。(审核:李宏伟;文字:范亮)